旬阳市民政局深入开展“五个群众”活动、推动“三个年”行动走深走实
作者:时间:2023年08月15日10时02分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省、市“三个年”活动安排部署,扎实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旬阳市民政局深入开展“进群众门、入群众网、知群众情、解群众难、暖群众心”五个群众行动深化民政领域改革创新,聚焦关爱特殊群体,高质量推进民生保障、养老建设等工作,采取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全力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为助力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美丽旬阳建设贡献民政力量。
“进群众门”,访民情知民需。一是建立完善低保、特困供养审核确认监督检查机制,由市社会救助站牵头,按照不低于30%比例对全市新增政策保障对象实地入户核查,推进社会救助“更贴民情、更显民意”。二是开展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履职情况排查和集中供养需求调查专项行动,夯实抗牢监管“四方责任”,对有集中供养需求的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实行100%集中供养,力求应收尽收。三是加大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力度,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为阵地,妥善解决留守儿童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问题。
“入群众网”,聚民意行民盼。一是持续加大民生重点领域政务公开力度,通过市政府网站及时发布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组织、婚姻登记、殡葬管理等重点信息,保障群众知情权,以公开透明推动权力规范运行;二是对于群众切实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项目建设、重要事项落实,主动征求群众意见,充分吸纳、改进工作,合理解决群众诉求;三是大力推进“阳光村务”建设,由基层政权和社会事务股牵头,指导村(社区)规范设立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栏,依托“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信息系统”强化对35项村务、31项居务公开监督管理,保障群众合法监督权益。
“知群众情”,护民利保民权。一是“清单化”规范履职行为。编制《村级小微权力运行规范(试行)》,以图表形式细化明确五个方面45项村级小微权力事项的责任主体、运行流程、和法规依据,为群众照章办事提供指南;二是“制度化”规范民主决策。全面推广应用以村民说事室为平台,以议事协商理事会为载体,开放说事、科学议事、合力干事、民主评事“四位一体”村级议事协商机制,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三是“协同化”规范村级服务。出台《村级组织工作规则》,理清细化各类村级组织职能关系。开展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专项行动,培育发展“一队六会”等城乡事务类、生活服务类、邻里互助类社区社会组织1648个,有效拓展村民参与村级公共事务平台。
“解群众难”,惠民生增福祉。一是紧盯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重点人员”,统筹利用民政、乡村振兴、残联、医保等部门共享数据,实行线上实时比对、线下定期摸排,通过“发现对象、风险预警、动态帮扶、消除风险”闭环管理,确保“应救尽救、应兜尽兜”;二是持续巩固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工作质量,指导各镇认真履行审批主体责任,确保审核权限下得去、接的住、服务好;三是深化婚姻登记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婚姻登记市内通办、省内通办工作,有效回应群众异地办理婚姻登记诉求;四是共驻共建小河北社区、包联村王义沟、黑沟村要以村(社区)为单位,梳理分析社情民意、企业诉求,动态管理,建立“民情台账”和“要事清单”,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集体研究,逐项制定落实措施,回应群众诉求。对于需要局党组解决的,及时将“民情台账”和“要事清单”报送局党组,局党组结合工作实际,适时召开党组会,讨论研究解决办法,共同配合、协调处理解决问题。
“暖群众心”,纾民困解民忧。一是全面推行在居住地、急难发生地申办社会救助事项机制,强化救助对象管理,优化救助服务流程,确保“救得了、救得好、救得准”,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二是认真完成城乡低保特困提标工作,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了5.7%和11.2%,达到了645元/人/月和5370元/人/年,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提高了5%和10.8%,达到840元/人/月和6984元/人/年;三是以创建省级示范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县为契机,大力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谋划建成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试点一处,统筹实施双河、蜀河等9所养老机构实施护理型床位改造提升和消防设施改造提升,着力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
下一步,市民政局将持之以恒抓学习、转作风、促落实, 引导党员干部锤炼党性修养、磨练能力本领、锻造优良作风,推动旬阳市民政事业实现新发展、取得新突破、再创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