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妮娜)“不到一个周我的救助申请就审批通过,我们夫妻二人终于看到了希望,只要可以继续接受治疗,那就是救了我们的命呀!”家住旬阳县城区的韩宝社喜极而泣。
韩宝社夫妇是修造厂的下岗职工,2017年8月5日的一场大火导致夫妻二人全身烧伤面积分别达到93%、83%,不到一年时间,治疗花费近百万元。身心的巨大伤痛和高额的债务给二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得到低保、临时救助、医疗救助、大病保险等救助后,个人仍自付了12余万元。眼看着后续治疗所需的高额费用没有着落,夫妻二人内心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县民政局低保办干部薛晋在多次走访了解后,想到了前不久刚刚推广实施的“救急难”项目。在薛晋的指导下,韩宝社通过陕西“救急难”平台申请了救助,目前已经通过审批,按照项目程序,接下来只要有社会团体认领,即可得到相应救助并到医院接受治疗。
目前,类似韩宝社这样的困难情况不在少数,虽然“低保”保障了其基本生活,但在大病来临显得“杯水车薪”;“医保”可以报销,但前期需要垫付大量资金。对于正在遭受特大疾病、重大灾害发生时的困难群众救助显得较为“滞后”。“救急难”政策的出台,给予救助对象应急、过渡性救助,做到快发现、快救助、快见效,填补了社会救助体系“缺项”。
据悉,陕西是全国首个由社会组织来管理“救急难”平台的省份,“救急难”平台由陕西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搭建,陕西省慈善协会负责运作。各级民政部门,通过调查筛选,将急需救助的大病患者,及突发性情况造成生活特困的家庭情况核实后,推荐到“救急难”平台,陕西省慈善协会组织专家评审团进行评审,符合救助条件的患者,陕西省慈善协会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第一,有项目执行能力的社会团体认领个案,链接资源,给予救助;第二,在腾讯公益网组织开展网络众筹;第三,对经以上两种方式均无法救助或救助之后仍有困难的,由陕西省慈善协会通过民政部门专项基金进行兜底。
该平台于2017年6月正式上线运行,经过一段时间试运行后,陕西省慈善协会于2018年5月在安康召开了“救急难”项目培训会,随后,我县的推广应用工作全面展开。当前,全县“救急难”项目的申报组织工作由县民政局低保办具体负责。
据了解,“救急难”平台在省内上线以来,已累计获批救助金额720多万元,帮助了不少困难群众。请大家扩散转发,让更多的人了解政策、享受政策,让“救急难”救助更多的人。